您需要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大多数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在工伤期间不支付工资的,由此产生的劳动争议将按时效提起仲裁。不受限制,但因公司不支付工资而终止劳动关系的除外。
本文内容列表:
1、工伤纠纷需要多长时间仲裁? 2、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 3、劳动争议调解有哪些方式?工伤引起纠纷多久才能仲裁?工伤纠纷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诉讼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主张权利、请求有关部门解除权利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自中断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限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期间中止。仲裁时效期间自中止时效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纠纷的,劳动者申请仲裁的,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
发生工伤劳动纠纷怎么办?因工伤产生的劳动争议可自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要求工会或第三方与用人单位共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不调解或者调解达成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劳动纠纷调解的方式有哪些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二是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三是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二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初步调解;三是诉讼过程中法院的调解。前两种形式是诉外调解,由特定劳动争议解决机构作为第三方主持调解。
如有不清楚的或新的情况,建议您直接登录本站,在线提问,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闲置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有针对性的解答,并尽量讲解大概情况,避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错误而造成的问题。祝您成功维护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