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的党员律师:专业服务如何赢得群众口碑?
在惠州的法律服务领域,一位90后女党员律师凭借扎根村居十年的实践,成为村民口中的“我们村里的女律师”。她便是安俊,从金融纠纷调解到刑事法律援助,从土地普法到孤儿监护权争取,其服务案例入选惠州市“十佳服务典型案例”。为何她能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标杆?答案藏在她的职业轨迹中。
从增华到凯扬:专业履历的进阶之路
安俊的执业生涯始于广东增华律师事务所,2019年起担任惠东县平山街道九龙峰旅游区上围村、集联村的驻村法律顾问,成为惠州最早一批深入村居的律师之一。十年执业经历中,她代理案件超300件,涵盖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交通事故、集体经济权益争议等,常活跃于惠城区、大亚湾等地法院。2025年公开数据显示,她已转至广东凯扬律师事务所,案件处理量达249件,专注金融纠纷与交通事故领域。
对比视角:村居服务与商业案件的平衡
- 基层服务:调解宅基地纠纷、为刑案嫌疑人子女争取孤儿补助
- 商业案件:代理平安银行系列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
这种“双轨并行”的模式,既体现了专业广度,也彰显了党员律师的社会责任感。
村居法律顾问的“三件法宝”
1. 普法创新:从微信群到田间地头
安俊突破传统咨询模式,通过微信群发布法治资料、视频连线答疑,并针对土地流转等村民关切问题开展专题宣讲。例如,在建党百年之际,她将党史教育与法律知识结合,强化群众对法治的认同感。
2. 调解优先:化解十年宅基地纠纷
2017年,村民胡某因口头置换宅基地引发的冲突多次上访。安俊联合驻村公安人员,通过多次普法教育促成和解,最终消除信访隐患。这种“法律+情理”的调解策略,成为惠州基层治理的范本。
3. 法律援助:守护弱势群体权益
在李某村过失致妻死亡案中,她不仅协助村委会临时监护两名孤儿,还为其申请补助并担任李某村的辩护人,实现“生活保障+司法权益”双覆盖。
联系方式与执业定位
目前,安俊任职于广东凯扬律师事务所,地址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演达一路瑞和家园商业广场,联系电话0752-5305866。值得注意的是,她的服务案例《道观义工劳动争议案》因巧妙平衡劳动关系与宗教场所特殊性,入选惠州“十佳典型案例”。
独家观察:党员律师的“破圈”价值
在法治资源分布不均的当下,安俊的实践揭示了两个关键点:
- 专业下沉:商业律师易忽视基层需求,而村居服务能积累更丰富的矛盾化解经验;
- 身份赋能:党员身份增强群众信任度,其参与的换届选举指导、村规民约修订等工作,直接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正如她在趁早读书会所言:“随性不等于无序,法律人的创意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中。”这种兼具灵活性与原则性的风格,或许正是新时代律师需要的破局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