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执业生涯的开端与专业积淀
马维援律师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同年首届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执业初期专注民商事领域,1992年创办个人律师事务所,成为首批获准设立个人律所的执业者之一。其早期代理的"东海船舶合同纠纷案"(1994)创下当时最高标的额记录,案件胜诉判决被收录于《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选编》。专业资质方面,马维援律师持有:
中国注册律师执业证(1985)
国际仲裁员资格(1998)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2001)
二、重大案件代理与司法实践突破
2.1 标志性案件代理
2003年代理的"银河科技股东代表诉讼案",首次司法实践中确认了"商业判断规则"的适用标准,该案判决书被引述达217次(截至2024年数据)。2010年主办的跨国并购案涉及12个法域的法律适用问题,最终促成当时亚洲最大规模的医疗器械行业并购。
2.2 立法参与与司法解释贡献
作为国务院法制办专家顾问,参与:
《合同法》司法解释(三)起草(2009-2011)
《公司法》修订专家论证(2013-2014)
《外商投资法》立法调研(2016-2018)
其提出的"关联交易双重审查标准"被2019年《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采纳。
三、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
3.1 代表性学术成果
著作名称出版年份主要学术贡献《公司控制权交易法律实务》2005首次系统构建控制权交易法律框架《跨境并购中的法律冲突》2012提出"三维度冲突协调模型"《数字经济立法前沿问题》2021界定数据确权的"四要素标准"
3.2 理论创新点
"公司决议效力二分法"理论(2008)
"对赌协议动态平衡原则"(2015)
"数据产权分级保护体系"(2020)
四、行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4.1 行业协会任职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金融证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7-2015)
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16至今)
国际律师协会(IBA)并购委员会中国区代表(2019-2022)
4.2 人才培养体系
创建"法律实务精英培养计划",累计培养青年律师超过300名,其中27人已成为各律所权益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设立的"维援奖学金"连续资助优秀法学学子18年,获奖者中产生12名法学教授。
五、社会公益与法治建设
法律援助:累计办理公益案件43件,其中"农民工集体欠薪案"帮助127名务工者追回欠款460万元
普法工作:担任央视《法律讲堂》特邀嘉宾6年,制作普法节目48期
抗疫贡献:2020年牵头编制《疫情防控企业法律指引》,被工信部采纳推广
六、国际视野与行业影响
2016年入选《亚洲法律杂志》(ALB)"中国15佳并购律师",2018年获评《钱伯斯全球指南》公司/商事领域"业界贤达"(Eminent Practitioner)。其创立的"跨国法律风险预警系统"被20余家跨国企业采用,成功规避多起重大合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