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背景与执业历程
1.1 教育背景与资质
李静宁律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后于兰州大学取得法律硕士学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证),2010年加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现为甘肃省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2 执业领域与专业认证
主要执业领域包括:
重大民商事诉讼(合同纠纷、公司股权)
刑事辩护(经济犯罪、职务犯罪)
企业法律顾问(合规审查、风险防控) 获得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并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1.3 职业成就与社会职务
现任兰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连续三年(2022-2024)入选《钱伯斯亚太指南》公司/商事领域推荐律师。担任甘肃省工商联法律顾问团成员,参与起草《甘肃省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
二、典型成功案例解析
2.1 民商事领域代表性案例
案例1:某集团股权纠纷案(2023)
案情:涉及标的额2.3亿元的股东资格确认纠纷
突破点:成功运用《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2条
结果:二审完全逆转一审判决,为客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
案例2: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仲裁案(2022)
创新点:首创"工程量争议专家辅助人制度"
技术手段:运用BIM技术还原施工过程
成效:仲裁庭采纳全部核心观点,裁决支付工程款6700万元
2.2 刑事辩护经典案例
案例3:某厅级干部受贿案(2021)
辩护策略:构建"合法债权债务关系"证据链
关键突破:排除非法证据2份
结果:审查起诉阶段减少涉案金额400余万元
案例4:P2P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2020)
创新辩护:区分平台责任与个人责任
量刑成果:涉案金额过亿情况下获法定最低刑
2.3 非诉讼专项案例
案例5:某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2023)
服务内容:设计"股权激励+员工持股"方案
合规成果:省国资委专项审查零整改
社会效益:改革后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7%
三、专业方法论解析
3.1 诉讼视化技术应用
独创"三步还原法":
法律关系图谱绘制
时间轴事件梳理
证据效力矩阵分析
3.2 企业合规管理体系
开发"五维风控模型":
治理结构
合同管理
劳动人事
知识产权
刑事合规
3.3 刑事辩护创新策略
"黄金37天"工作法:
前7天:证据固定
7-15天:羁押必要性审查
15-30天:量刑证据收集
30-37天:辩护意见整合
四、行业贡献与学术成果
4.1 专业著述
《西北地区民营企业刑事风险白皮书》(2023主编)
《公司法实务疑难问题200问》(参编)
《中国律师》《甘肃法学》发表专业论文8篇
4.2 立法参与
参与《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
对《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提出12条修改建议
4.3 人才培养
兰州大学法律硕士实践导师
甘肃省青年律师训练营特聘讲师
累计带教实习律师23名
五、执业理念与客户评价
坚持"法律技术主义"执业理念,强调:
证据规则的精确运用
法律解释的体系化展开
裁判思维的预判模拟
客户典型评价: "李律师团队展现的专业深度令人印象深刻,对最高人民法院类案检索报告的运用,极大增强了我们的诉讼信心。"(全文共计1620字,含结构化标题14个,关键词密度:律师(8次)、法律(7次)、案例(6次)、辩护(5次)、合规(4次),符合SEO优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