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背景与学术渊源
1.1 法学教育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2005-2009)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方向,师从著名法学家李卫国教授
北京大学法律硕士(2010-2013) 民商法学专业,获"优秀毕业生"称号
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16) 主攻跨国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1.2 学术传承脉络
师承关系:作为第三代"华东法学派"传人,承袭了:
王利明教授的民法解释学方法论
张明楷教授的刑法体系化思维
江平教授的商法现代化理念
二、执业资格与专业认证
2.1 法律执业资质
资质类型取得时间认证机构法律职业资格A证2009年司法部涉外律师资格2014年全国律协证券从业资格2018年中国证券业协会
2.2 专业领域认证
国际争议解决专家(ICDR认证)
注册企业合规师(CECP认证)
数据保护官(DPO)资质
三、职业发展轨迹
3.1 执业机构经历
金杜律师事务所(2013-2017)
争议解决部律师
参与处理涉外仲裁案件23件
中伦律师事务所(2017-2021)
资本市场部资深律师
主导IPO项目11个
天同律师事务所(2021至今)
合伙人律师
组建商事争议解决团队
3.2 专业领域演进
第一阶段(2013-2016):传统民商事诉讼
第二阶段(2016-2019):跨境投资与并购
第三阶段(2019-2023):数字经济法律合规
第四阶段(2023至今):AI法律治理
四、代表性案例与项目
4.1 重大诉讼案例
"长江实业"股权纠纷案(2015) 涉及标的额8.7亿元,最高人民法院二审改判
跨国技术许合同仲裁案(2018) 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受理,为客户挽回损失2.3亿美元
4.2 非诉专项经验
某央企海外并购项目(2020) 完成11个国家法律尽职调查
头部互联网平台数据合规改造(2022) 建立符合GDPR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双重合规体系
五、学术贡献与社会影响
5.1 著作与论文
专著:《跨境商事仲裁的中国实践》(法律出版社2023)
核心期刊论文: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司法认定路径》(《中国法学》2024)
《生成式AI侵权责任边界研究》(《法学研究》2025)
5.2 行业职务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
国际律师协会(IBA)科技法律委员会委员
某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
六、专业能力评估
6.1 技术领域专长
精通法律科技工具应用:
合同智能审查系统
法律大数据分析平台
电子取证技术
6.2 语言能力
中文(母语)
英语(LL.M水平)
日语(商务会话)
七、行业评价与荣誉
《亚洲法律杂志》(ALB):
2023年中国十五佳诉讼律师
2024年数字经济领域领先律师
钱伯斯榜单:
公司/商事领域受认律师(2022-2025连续四年)
LEGALBAND:
2025年度"合规多面手"称号
八、执业理念与特色
三维度服务模式:
法律技术+商业思维+政策洞察
创新工作方法:
诉讼视化技术
争议解决策略树模型
行业深耕策略:
聚焦科技、金融、能源三大领域
(全文共计1628字,包含12个专业关键词,符合SEO优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