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背景与专业资质
法学教育历程
200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8年取得北京大学民商法学硕士学位
2012年完成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课程进修
执业资质与认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律师资格(2006年)
证券从业资格(2010年)
注册税务师资格(2014年)
国际仲裁员资格(2018年)
专业领域认证
最高人民法院企业破产案件管理人资格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专家库成员
涉外民商事案件调解员
二、职业发展轨迹
1. 早期执业经历(2006-2012)
北京某知名律所实习律师→专职律师
参与处理民商事诉讼案件200+件
主导完成企业并购项目15宗
2. 专业化发展阶段(2013-2018)
创立专业商事法律团队
专注公司治理与股权纠纷领域
代理多起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案件
3. 行业领军时期(2019至今)
担任多家上市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主导跨境并购项目总金额超50亿元
参与立法咨询与行业标准制定
三、代表性案例与行业影响
1. 重大民商事案件
A集团股权纠纷案(2015)
涉案金额8.7亿元
创新适用"对赌协议"司法解释
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
B科技公司商业秘密案(2018)
成功举证电子数据证据链
获赔金额创行业纪录
推动电子证据司法鉴定标准完善
2. 非诉讼专项服务
C地产集团香港上市项目(2019)
主导境内法律合规审查
协调跨境法律适用问题
项目融资规模达30亿港元
D生物医药企业专利布局(2021)
完成全球专利战略规划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助力企业估值提升300%
四、专业贡献与行业认
学术研究成果
发表专业论文28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
出版《公司控制权纠纷实务指引》(2017)
参与编写《商事仲裁案例评析》(2020)
行业职务与社会影响
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委会委员
多所高校法学院客座教授
所获荣誉与奖项
全国优秀律师(2019)
商法年度杰出交易奖(2020,2022)
ALB中国十五佳并购律师(2021)
五、执业理念与方法论
服务理念体系
"预防优于救济"的风险防控观
"商业+法律"的双重思维模式
"全局化+精细化"的服务标准
特色工作方法
视化案情分析技术
多维度法律风险评估模型
争议解决策略矩阵
团队建设模式
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
案件质量三级审核制度
持续学习与知识管理体系
六、行业发展趋势研判
专业领域前瞻
数字经济法律规制走向
ESG合规要求对企业的影响
跨境争议解决机制创新
执业能力新要求
法律科技应用能力
跨学科知识储备
国际化服务视野
对青年律师建议
夯实专业基础与构建知识体系
培养商业思维与客户需求洞察力
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