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辩律师张维民简介资料
一、个人背景与执业历程
张维民,1978年生于江苏南京,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现任北京衡平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部主任。2003年取得法律职业资格,2005年专注刑事辩护领域,执业20年来代理刑事案件超400件,其中37起重大案件获无罪判决,89起案件实现量刑显著减轻。执业初期师从著名刑辩律师陈瑞华,系统掌握证据审查与程序辩护技术。2012年创立"精细化辩护"方法论,提出"三层次辩护框架"(事实辩护、法律适用辩护、量刑情节辩护),被《中国刑事法杂志》收录为年度创新实务成果。
二、专业领域与执业特色
核心业务方向
经济犯罪辩护(涉税、金融诈骗等)
职务犯罪风险防控
刑事合规体系建设
死刑复核程序专项代理
创新辩护模式
首创"可视化证据分析系统",将复杂案情通过时间轴、关系图谱呈现
开发"类案量刑预测模型",整合最高人民法院近十年裁判数据
推行"专家辅助人协同机制",年均组织法学专家论证会20余场
三、代表性案例
2016年"鑫海集资诈骗案"涉案金额12亿元,通过证明资金实际流向系企业经营周转,成功将指控罪名变更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期从建议无期降至8年。
2019年"某上市公司高管内幕交易案"运用大数据分析交易时点与公开信息关联性,推翻证监会认定的敏感期交易结论,当事人获撤案处理。
2023年"医疗反腐专项辩护"在7起医疗系统职务犯罪案件中,通过重构"技术入股"性质认定,使4名医务人员免于刑事追责。
四、学术贡献与社会影响
出版专著:《刑事辩护的边界与突破》(法律出版社2020)
参与立法: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刑事诉讼法解释》修订
行业培训:年均开展辩护技能培训30场,培养青年刑辩律师超200人
公益行动:2018年发起"清白计划",为23名冤错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五、执业理念与行业评价
坚持"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基石"原则,擅长从讯问笔录、鉴定意见等程序环节寻找突破口。2024年获评"全国十大杰出刑辩律师",最高人民法院前法官王志安评价其"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结合最紧密的实务专家"。(全文共计16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