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法律服务业发展,根据《律师法》《全国律协章程》等规定,制定本标准。评级结果作为律师执业能力认证、律所人才聘用的重要依据。第二条 评级原则:
客观公正原则
动态调整原则
专业细分原则
社会责任导向原则
第二章 评级指标体系
第一节 基础资质(权重30%)
指标项评分标准执业年限5年以下(1分)/5-10年(3分)/10年以上(5分)学历背景法学本科(1分)/硕士(3分)/博士(5分)资格认证通过司法考试(2分)/涉外法律资格(+3分)
第二节 专业能力(权重40%)
诉讼类律师:
年度胜诉率(15分)
典型案例影响力(10分)
庭审表现评分(15分)
非诉类律师:
项目复杂程度(20分)
法律文书质量(10分)
风险控制成效(10分)
第三节 职业道德(权重20%)
执业纪律记录(扣分制)
客户满意度(10分)
同行评议(10分)
第四节 社会贡献(权重10%)
普法工作时长
法律援助案件数
学术研究成果
第三章 评级程序
第九条 申报流程:
线上提交证明材料
地方律协初审
全国律协终审
公示(不少于7个工作日)
第十条 动态管理:
初级律师:年度审核
中级律师:两年期评估
高级律师:三年期复核
第四章 分级标准
等级总分要求权益初级60-75分基础执业资格中级76-85分可担任重大案件主办律师高级86分以上享有专家证人资格特级95分以上纳入国家级法律人才库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标准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负责解释。(全文共计162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