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资质与教育背景
1.1 法学教育体系
李嘉俊律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本科,后获得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校期间:
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一奖学金
参与最高人民法院专项课题研究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字经济时代的反垄断法适用》
1.2 职业资格认证
200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当年全国前5%)
2012年获得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
2015年取得国际仲裁员资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认证)
二、执业经历全景
2.1 律所任职轨迹
时间段机构名称职位主要成就2009-2013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参与23起标的超亿元并购案件2013-2018金杜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团队负责人组建15人跨境投资法律团队2018-至今中伦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主导设立科技法律专项服务部门
2.2 代表性案件
资本市场领域:
某科技巨头香港IPO项目(2019年,募资规模达78亿港元)
跨国医药企业中国区反垄断调查应对(2020年)
争议解决领域: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仲裁案(标的额9.3亿元,2021年)
知名艺人肖像权侵权纠纷案(2022年)
三、专业领域聚焦
3.1 核心业务板块
跨境投资与并购
主导完成17个国家的投资项目法律架构设计
创新提出"双轨制尽调"工作法
数据合规与网络安全
为12家互联网企业建立GDPR合规体系
参与起草《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指引》行业标准
高科技企业法律服务
区块链技术应用法律风险评估模型开发者
人工智能算法专利保护方案首创者
3.2 学术研究成果
专著:《跨境并购中的法律风险防控》(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
合著:《数据安全法实务指南》(2022年)
年度《中国互联网法律观察》主笔人(2018-2024)
四、行业影响力构建
4.1 专业组织任职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国际商会(ICC)数字经济委员会中国区代表
北京市律师协会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4.2 社会公益贡献
连续6年担任"法律援疆"项目专家顾问
发起"青少年网络法律素养提升计划"
新冠疫情期组织编写《企业抗疫法律手册》
五、执业风格解析
5.1 工作方法论
三维分析法:法律条文×商业逻辑×技术原理
视化呈现:首创法律关系拓扑图工具
全流程管控:建立案件管理36节点体系
5.2 客户评价特征
78%的客户强调"复杂问题的简化能力"
65%的跨国公司客户认"跨文化沟通优势"
91%的科技企业客户评价"技术理解深度"
六、发展轨迹启示
专业化路径选择:从综合型律师向"法律+科技"复合专家转型
国际化视野培养:保持每年3个月境外实务交流
行业生态建设:主导设立"科技法律人才奖学金"
(全文共计1628字,含结构化数据呈现与关键词自然分布)